2008/8/7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 作者:
关键词:内部审计 企业风险管理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面临的各种风险与日俱增。这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内部审计怎么办?首先要增强风险意识,充分认识风险的特点。其次要发挥内部审计优势,积极参与风险管理。第三,要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第四,要客观评价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带来的深远影响。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令世界惊叹和瞩目的同时,中国的企业一面享受了经济增长的成果,一面也在悄然迎接着日渐增多的风险考验。尤其一些大型企业的管理高层面对企业快速扩张的势头,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繁重的经营管理问题,深深感到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在与日俱增,并不约而同地强烈关注和呼吁要加强现代企业的风险管理。面对企业急需加强的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应该如何认识企业风险,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利用内审的优势,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这是内部审计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和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内部审计才能与时俱进,把握主动,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其在新的形势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增强风险意识,充分认识现代企业的风险特点
中国企业在摆脱了传统计划经济束缚,走向现代公司治理方向的过程中,也开始学会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海中畅泳;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许多企业及其业务在向国际化推进,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自然也染上了浓重的国际色彩。企业在获得自主经营相对自由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各种经营和管理风险。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企业风险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风险的表现和影响就越普遍。过去企业经营管理中并不是没有风险,而是风险被上级甚至国家承担了;现在,风险则要企业自己承担,要经营者和员工承担,痛苦与快乐都在企业自己身上体现。因此,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便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新篇章,并逐渐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口头禅。
企业风险是影响企业目标实现,可能为企业带来损失甚至生存危机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潜在可能。内部审计应当增强风险意识,充分认识现代企业面临的风险特点。企业的风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多种不同的分类。
从企业风险因素的来源看,可以划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企业经营所处的外部环境中存在许多变动因素,如国家的法律、政策变动,市场供求关系变动,竞争对手实力和竞争策略变动,科学技术创新变革影响产品更新和替代以及突发的天灾人祸等等都可能对企业的行业地位、赢利能力和既定目标产生不利影响,这就构成了企业的外部风险。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人、财、物、技术等生产经营要素资源是否足够及得到合理配置,业务流程、信息系统是否顺畅并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既定的管理目标,管理人员的价值取向、岗位职责、激励机制和团队精神是否配合适应企业的发展目标等等,这些内部管理如果无章可循、管理混乱或者存在漏洞,执行力不够或管理不协调都可能构成企业的内部风险。
从企业风险内容的表现形式看,现代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通常表现为:市场经营风险、投资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等等。
(一)经营风险。此类风险因素的来源既有外部也有内部,但核心是看企业的产品是否持续畅销。企业不管是提供物质产品还是服务产品,只要存在产品滞销积压,业务缩减或中断,市场的主导地位不稳、市场份额减少等都可能构成企业的市场经营风险。导致这种风险的因素除外部政策法规、供求关系、竞争格局等变化外,企业产品的质量,是否适销对路,是否具有先发优势等等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投资风险。不少企业由于没有建立科学民主的投资决策机制,盲目投资带来惨痛损失甚至造成企业重大危机的教训是深刻的。不管是核心业务的扩张性投资还是跨行业的多元化投资都存在不同的风险,企业要走核心产业战略发展的道路,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高风险投资和不符合本企业发展战略的投资一定要有制度限制。因此,投资方向的风险也可以称为战略风险。缺乏投资方向、投资权限的限制就是导致投资风险的最大隐患。
(三)财务风险。这是体现在企业市场经营管理许多方面的一类普遍性、经常性风险。从资金存放、使用角度看,如果没有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的安全性就存在风险,许多大企业把“资金集中统一管理”这一制度放在重要地位,不仅减少了资金占用,也使资金运行得到监控,防范了资金使用的风险;从资金的流动性和企业债务规模、结构看,如果没有良好的现金流,企业债务负担重,长短期债务结构不合理,企业的偿债能力就会出现问题,债务风险就会加剧;从企业收入实现角度看,主营业务收入是否能短期、连续地以现金体现,同企业实现真正的效益密切相关,如果应收款存在的坏帐风险不能有效控制,就很可能使企业辛苦赚得的利润消失。
(四)管理风险。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处理好部门之间、部门与生产经营一线之间、总部与各层级分支机构之间的关系,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考核激励机制,是提高效率、协调管理、减少差错的有效保证。管理过程是系统的,长抓不懈的管控过程,内控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执行是防范管理风险的基本功。
(五)技术风险。现代企业处于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许多企业在产品科研开发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是否做到产品科研开发方向正确,科研技术成果很快转化为产品生产力,技术成果严格保密和避免不适时机的转让,不仅关系到巨大科研技术投入的及时回报,也关系到企业科技成果的经济寿命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法律风险。现代企业在法制社会环境下,生产经营不可避免会和各方面法律法规发生联系,跨国经营的企业还会和其他国家、经济体等国际法律、法规发生联系。缺乏法律意识,企业法制建设基础工作薄弱,依法经营观念不强,追求“擦边球”效益,这是当前许多企业的通病。这些法律风险,不仅容易使企业经营触犯法律法规遭遇执法机构惩处,而且与贸易伙伴纠纷频生、官司缠身,出现问题也不善于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权益,严重的诉讼赔偿甚至可能把企业拖入破产的深渊。
综上所述,凡此种种企业风险形式都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企业风险并不可怕,它是客观存在的,是与办企业与生俱来的。可怕的是对企业风险一无所知和视而不见,那样风险就会转化为可见的损失和危机,它不仅使既定的企业发展目标无法实现,严重的还会使企业陷入生存困境。
面对现代企业急需加强风险管理的形势,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充分认识现代企业风险特点,提高对企业风险的识别能力,这是内部审计参与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若对现代企业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就会在企业风险管理中袖手旁观或无能为力。只有在充分认识现代企业风险特点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评估风险,研究风险防范的措施,进行正确的管理和化解风险。内部审计只有对现代企业风险具有足够认识,才能有的放失、恰如其分地尽到自己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发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应有作用。
二、发挥内部审计优势,积极参与企业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和地位是独特的,是其他企业职能部门无法取代的,也是外部审计机构难以替换的。内部审计应该充分发挥这种独特的优势,积极参与企业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在参与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优势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独立性优势
内部审计不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的具体管理,这包括不代替业务管理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制度,不参与各种业务活动的具体操作,因此也不对各项业务管理中的问题承担直接责任,这种相对超脱的地位是保持审计独立性的内在基础。内部审计通过实施审计检查程序发表的审计意见可以直达企业的管理高层,具有相对客观的基础,尤其对其他部门和下属企业而言可以保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独立权威。相比之下,某个直接负责经营运作的业务部门或企业由于自身业绩和责任的影响,对风险的反映和处置会更多站在自身角度考虑而缺乏及时性和客观性。
(二)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综合性优势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是一个综合性的部门,审计的范围覆盖各级企业和企业的各个方面,掌握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企业的风险潜藏在各个方面,许多风险也会相互影响和传递,风险管理因此需要从全局角度对风险的影响大小、轻重缓急进行综合评估,协调各方面风险管理的行动。内部审计同直接、单一的业务部门相比更具有从全局考虑分析判断风险的综合性优势。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的系统性、专业性监督检查和评价,会权衡企业实施风险防范和效益成本的利弊,在风险与收益比较中研究风险管理的定位,这也是其他部门难以做到的。
(三)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连续性优势
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长期在企业内部工作,对企业面临的风险更了解,对风险的各种影响因素更便于做深入的调查,而且对企业风险的转化影响,风险管理措施效果更便于进行连续的跟踪,对风险管理进行循环的连续性监控,而且内部审计长期参与企业风险管理所掌握的风险管理信息和经验,会对不断深化企业风险管理和节约管理成本产生重要影响。相比之下,有的外部审计或咨询机构可能在独立性和专业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却很难像内部审计一样对企业风险进行连续性关注,他们只能阶段性地按约定范围提出咨询意见,而且咨询成本也往往大大高于内部审计。另外,内部审计人员作为企业员工,由于最终利益的相关性,也会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效果和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更有责任感。风险管理搞不好,为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最终也会损害内部审计人员的切身利益,这自然是内部审计人员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内部审计如何积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