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10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 理脉LegalMiner 作者:婷婷
今年夏天,刚刚热映结束的影视剧《三十而已》让太多的目光聚焦在了年轻女性身上,这一现象级的讨论和关注打破了以往男人的视角表达女人的惯性,是女性在社会分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的意识形态表现。
观众们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看到了年轻女性们在真实生活中的转折、成长和独立。女性的力量,不再局限于家庭和生活,而是越来越闪耀于职场和社会。
在法律界中,同样有这样一群优秀的女性代表:工作中的她们披荆斩棘,果敢正直,散发着理性的光芒,是侦探、是辩手,是捍卫公平的斗士。
然而,正如火爆全网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开播文案中所言“每个女人砺砺一生,都在面对性别与年龄,生活与自己的锤问”,独立、高知、精英等光鲜标签的背后隐藏了太多女性法律工作者从业之路的坎坷与辛酸。
“律政俏佳人”何去何从?
最近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占据着法律标签的热榜:为什么法学院的女生占约三分之二,但纵观司法系统、律所里还是男性居呢?
的确,国内几乎所有政法院校和其他类高校开设的法学专业历届男女招录比都是“阴盛阳衰”。
以国内知名政法高校中国政法大学为例,其本科招生办公室发布的《2019级新生数据分析》中显示,该校去年录取男生680人,占比32.06%;女生1441人,占比67.94%。其中,法大四大法学院里国际法学院的女生比例高达70.31%,即使是男生人数最多的刑事司法学院女生比例也达57.5%。
数据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公众号
司法系统、律所里真的男性居多吗?不然。
不管是法院检察院等编制岗位,还是律所、企业法务等法律服务行业,或是高校从事科研工作的教职岗,女性比例都并不低,毕竟大学学习法学专业的学生,最后大多仍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
那为什么一般人会产生法律行业男性居多的感觉呢?
因为在司法系统、高校教职内部,特别是律所里高层女性比例过低,男性几乎全部占据了行业权力金字塔的一席之地。
在重要的媒体场合,男性领导人/合伙人以规则制定者的形象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而基层大量的女性法律工作者更多以书记员、律师助理的身份默默无闻工作在一线,话语权的缺失使得她们渐渐被边缘化。其中,法律就业市场男女比例差距最大的是律师这一行业。
相关数据表明,在律师助理和初级律师阶段,律所女性员工占多数。然而到合伙人阶段,男性合伙人的比例则远高于女性合伙人,即使是素来以男女待遇平等著称的某红圈所合伙人男女比例也仅为三比一。
大量数据表明,法学院女学生的认真、细心、努力使她们在学习阶段上总体成绩高男生,考分上明显更占优势。尽管学校中的优秀和社会上、职场上的优秀大相径庭,但很多律师HR表示,毕业的起步阶段,女生的简历往往更优秀,面试时也表现出更踏实、靠谱、吃苦耐劳的特质。
我们不禁严肃发问:究竟是什么让毕业时意气风发的“律政俏佳人”们“三十而已”后泯然众人呢?
在传统认知中,强调理性、冷静和逻辑思辨的法律行业是以男性为主导的。
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难免受到男权社会观念的裹挟和影响,一定程度上把女性排除在男人主导的领域之外。不论是作为证人,亦或是律师,为此都会遭受特殊的对待。
在实际工作中,男律师往往更容易取得客户的信赖,在开拓案源、积累客户等方面更加轻松。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各种刑事诉讼案件中,也体现在民事案件如离婚案件中。有的客户会坚持要求男律师。但是很少有客户会坚持要求女律师。
社会对于女性的社会印象,总是容易固化为“感情动物”,不够靠谱沉稳。这种类似潜意识一样的选择方式,虽然浅薄,但是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客观上影响了律所的人才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