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法律风险管理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会员须知

86-10-51261126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务管理 法律顾问

金乐永:用哲学思维管理企业风险

2015/1/5 字体: 来源:法人 作者: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任何一个危机爆发或问题出现,都可以从风险管控层面找到根源,也都需要通过完善风险管控体系而化解危机、摆脱困境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开播,勾起了亲历改革开放的一代人的回忆,金乐永便是这其中之一。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金乐永见证了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也见证和参与了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环境下的管理向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管理的转变过程,见证和参与了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在国有企业中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30多年的工作实践,给金永乐提供了学习企业管理科学、参与全面风险管理实践的机会,使其加深了对企业风险管理规律的感悟和理解。

  风险管理者要有哲学功底

  1982年,金乐永毕业于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建筑工程系,入职建材领域。他除了担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局长等外,还先后在中国农房华北公司、中国建材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担任总经理、副总经理、副总裁等职逾二十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第一批企业家。丰富的经历使得金乐永对风险管理这一岗位有了不同于职业法律人的认识,在他看来,风险管理者最需要具备的两个素质是哲学功底和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哲学功底,金乐永强调,风险管理者必须学好哲学、用好哲学,要养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并将这种思辨能力融入实际工作中。企业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风险管理并不是一味的规避风险、防范风险,而是要在风险丛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准确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把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推进和保障企业科学健康发展。因此,企业风险管理是个系统的工程,仅仅具备某单一方面的知识很难胜任这一工作。企业高级管理者都应努力成为优秀的风险管理者,除了具备本企业主营业务必须的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市场悟性、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超前的市场判断力。要培养这些素质,需要良好的哲学功底。

  之所以强调逻辑思维能力,是源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是前瞻性极强的统揽全局的工作,必须具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以及风险控制活动等风险管理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需要科学缜密的逻辑判断,没有科学缜密的逻辑判断,就不会有有效的风险管控。

  在谈到国务院决定取消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的问题时,金乐永认为,取消该资格考试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让企业感到难以遵循,但从长期来看,取消该资格考试对企业法律顾问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企业法律顾问应该重培养而轻考试,企业对法律顾问的聘用要注重被聘用人员的能力,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自主选择。金乐永强调,“企业的法律顾问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更要对任职企业的主业情况、企业文化等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作为一个风险管理者,我保守有余开拓不足,”金乐永自嘲道,“但既然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性命攸关,即使这项工作费力不讨好,我们也要忠于职守、鞠躬尽瘁。有时候企业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管理层想发展一项新业务,而你从风险管控的角度认为这项新业务对本企业而言风险太大、不能做,那么如何和领导层沟通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方式方法不对,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从这个角度而言,风险管理者的工作艺术和领导的信任,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成败至关重要。”

  越是市场经济越要重视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企业的战略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必须引起企业出资人、高管团队以及各级经营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风险管控就像车辆的刹车系统,在企业高速运行过程中,及时妥善地踩好刹车,有效控制企业风险,保障了企业健康发展。在此情况下持续健康发展的企业,往往很难体会到企业风险管理失控、陷入危机后的惨状,所以也很难认识到风险管控的重要性。”金乐永在与记者交流时说道,“但是,一旦企业风险管控没有做好、陷入危机,那么对该企业而言,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20世纪90年代,金乐永出任某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时,接手处理了一起“假合作、真借贷”的经济纠纷。该公司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将相当于本公司注册资本两倍的资金以“合作”名义借给外商使用,被外商长期非法占有。该案从起诉到执行终结历经8年时间。“其实这场官司发生的原因,就是企业在投资决策及实施过程中风险管理严重缺失,不但违反国家禁止非金融企业拆借资金的规定、搞‘假合作、真借贷’,而且未对借款方进行资信调查,未要求借款方出具有效担保,埋下了重大隐患。”这个案件的经历,给金乐永留下了深刻印象,“企业一旦陷入风险后,要想走出来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我在之后的工作中始终强调居安思危,企业在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绷紧风险管理的这根弦”。

  在金乐永看来,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建材领域与其他领域一样,都经历了一场法治经济从无到有的“凤凰涅槃”式的成长过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形成了“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共识。但是,目前仍然有一些国企高管对现代企业制度的认识不到位,个别人甚至存在着“国有企业是国家的,盈亏无所谓”的理念。“这是对当前经济环境的错误认识,”金乐永说道,“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在法治环境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管理,这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带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重视和汲取。”

  内控、外部监管、制度建设三结合

  作为企业风险管理战线上的老兵,金乐永在见证了企业风险管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风险管理的现实问题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并对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展望。

  首先,将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融为一体,提高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实效。目前,国资委和财政部等五部委分别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的管理,也由不同的两个局管理,存在着工作重叠现象。“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核心要素的一致性,决定了这两项工作的高度相关性。将这两者合并起来,将更有利于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金乐永向记者表示,“我希望国务院国资委和政府的市场监管机构,能在日后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将这两项工作相融合,以提高工作的实效。”

  其次,须加强外部监管,从外到内,从上到下落实对国企的有效监管。金乐永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第一责任人是出资人。仅仅依靠国企高管自身素质和道德标准进行自我管理是不够的,必须落实好出资人的监管义务,从制度的制定到人员的考核、奖惩,对责任人严格把关,最终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国有企业外部监督体系。

  最后,金乐永认为,深化国企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的过程,会是一个风险高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强化风险管理。中石油、华润等系统发生腐败案件已经告诉我们,利益驱动这一人的本性是很难彻底根除的,企业和企业家追逐利益是必然的。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把这种利益追逐限定在法制范围内。因此,不应当一味地在事后对其进行批判,而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制度,在国企改制过程中防止企业和企业家对利益的不正当的追逐。这也是对国企负责人的一种保护。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赛尼尔法律声明 | 研究成果 |

Copyright @2024 北京赛尼尔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004号
电子邮件:snr5151@139.com/peixun@senior-rm.com QQ群:149389907 联系方法:86-10-512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