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法律风险管理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会员须知

86-10-51261126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务管理 国外法务

电建国际法务张子睿:懂行业是好法务的标准

2019/2/25 字体: 来源:赛尼尔法务管理 作者:刘琦

作为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简称电建国际)法律与风险部投融资处处长,张子睿对自己的要求一向很高。在他看来,法务工作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十年的工作经验仅仅是个开始,想要在业务领域进行深耕和打磨,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沉淀。在法务工作中不断寻找到价值和突破点,成为他法律事业的下一个阶段,为此,张子睿已经做好了施展才能的准备。

 

张子睿喜欢思考问题,他一直有个观点,无论从事哪一种法律职业,都需要了解行业本身。尤其是站在从事法务工作十年的这个节点上,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同时在做1800个项目

 

律政君:你目前所从事的法务工作有什么特点?

 

张子睿:电建国际主要业务是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力能源,这个行业的项目涉及金额比较大,有的项目甚至高达数十亿美元。每一个细分领域还有较繁杂的工程技术知识,所以这个行业对法务来说,门槛较于其他行业会相对高一些。与我们合作的律师、会计师,还有银行,都是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许多年的资深人士,非常熟悉行业的发展状况,也只有了解行业本身,知己知彼,才有可能做出一定成绩。

 

从大数据看,我们目前有约1800个海外在建项目,分布在约130个国家和地区,分支机构和业务覆盖范围大概有150个国家,而且每个项目的周期都比较长。比如工程承包项目,从开工到完工,少的如新能源项目需要几个月,多的如水电站、高铁项目往往需要四五年以上时间。如果是境外投融资项目,加上项目的规划、勘测、初期开发和融资,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

 

对于工程承包类项目,由于公司长期海外经营而形成的风险管理体系比较完善,因此需要法律部门参与的环节有限,通常只在合同评审和争议纠纷时会深度介入。而对于投资并购融资类项目,法律部门则会在搭建项目投资融资架构时就深度参与,并配合投融资业务团队参加谈判,直接参与投融资项目条款的起草和修改,直到整个项目达成融资关闭。同时由于这些项目往往周期较长,所以需要持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会较多,这也是我们这个行业的特点。

 

律政君:你用了十年时间从法务新人做到法务部负责人,成长得这么快,有何秘诀?

 

张子睿:我一直认为法律职业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一个人必须具备独力啃下硬骨头的毅力和能力。不光需要有扎实的法学功底,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以致用,用法律思维和逻辑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毕业之后就进入了电建国际从事法务工作,职业初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后台法律文件审核,从2014年开始,才逐渐开始参与公司团队的项目谈判,这种经历对法务的职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同时也印证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从后台走到前台,从一个菜鸟变成某一方面的专家。而这个过程对于任何一个法律职业来说可能都绕不过去。

 

真正的法务要懂行业

 

律政君:听说你经常强调法务需要懂行业,为什么?

 

张子睿:在我大学实习的时候,带着我的法官专长是医疗纠纷领域,我注意到他办公室的书柜里,不光有和医疗纠纷相关的法律书籍,还有很多和医学有关的专业书籍,在看他开庭时也能很直观地感觉到他特别懂医疗行业。

 

随着工作经验和阅历的增长,我也越发觉得了解行业的重要性。我认为不管做哪一个法律职业,只要想要在这个职业上深挖,一定需要懂行业。这个懂并不是说一定要成为金融分析师或者工程师或者医生,但至少要了解这个行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动向。

  

电建国际所涉及的业务领域中,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电力领域都属于资金密集、人员密集、技术密集的领域,比如电站、高铁、路桥、港口等项目,对资金需求大、需要参与的人员和行业多、还要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这种情况之下,项目的发起人既要具备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又要协调好各方利益和商业关注点,通过多轮多方谈判和博弈,最终促成项目的实施和落地。这期间对于法务人员最大的挑战便是,往往很多内容通通都会反映在法律文件上。

 

律政君:也就是说必须要有很深的行业经验,能结合具体法务工作谈谈吗?

 

张子睿:以撰写合同为例。有时候在起草或者阅读一些法律文件时,会发现一些措辞表达的意思比较空,但仔细研究一番就能看出门道,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空,而是为了给各个合作方都留有余地,目的是为了确保项目可以顺利执行下去。

 

实际上,并不是商务合作的全部内容在写合同时都可以达成一致意见,所以在起草制订合同的时候,如何调整措辞,让合作方觉得是他们想要的内容,可以达成合作,不仅和法律相关,也和商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对于法律合同的撰写,其实包含了很多专业技巧,练就专业文笔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需要多去研究项目合同,在平时工作中进行积累和琢磨,掌握好拿捏的分寸,并且结合当时的商业情况去写,不能脱离商业项目本身。

 

另外,我觉得有时候也会存在一些理解的误区,比如会认为技术问题、财务问题与法务人员关系有限,从而不太重视。这个观点不全对,因为在我看来,这些知识恰恰是一个商业主体的实质问题。就像是电厂如何建造、如何发电、如何运行,看起来跟法务工作关系不大,但其实不是,法务需要了解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比如发电厂卖电给用户,用户相隔十万八千里,通过一条输变电送点,这条输变电从哪一个点算你的,从哪一个点算我的,也是有明确细微的技术上的标准。

 

法务只有理清楚全部的概况,把相关的点全部切割起来,然后才能去做法律上应该做的事情, 这实际上是跟商务、财务和技术全部都是相关联的,完全是一个交叉的概念,不可能单独脱离开来。这个才是真正的商业本质,我们的法务工作应该围绕商业实质去展开,而不是本末倒置。

 

很多时候,法律文件的条款集合了各种领域的知识,既有商业诉求,又涉及技术规范,还可能含有财务测算,如何把法务人员脑子里积累的各种知识通过逻辑清晰的法律语言精确表达出来,我认为这是我们在职业上的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的达到是需要我们不断积累行业经验、商业经验的。

法务应该多参加商业谈判

 

律政君:如何提升法务的商业经验?

 

张子睿:积累一定的商业谈判经验,能够很好地提升对行业的了解程度,直观地了解各方的利益关系。目前的商业项目谈判,通常会分几个组去谈,商务条款部分由负责商业和法律的同事、律师去谈,技术部分一般由技术人员和技术专家去谈,有时候还有专门针对税务问题和财务模型的谈判。

 

在谈判的时候,原本一条条躺在的合同里的条款,都会变得鲜活生动起来。比如哪些条款是必须要遵守的,不守住意味着什么;哪些条款是可以进行调整的,怎么调整,底线在哪儿。这些都需要法务人员和谈判团队一道快速做出分析和方案。即使在职业初期可能无法成为团队核心成员,但如果在每一次的商务谈判中都保持一个积极思考跟进的状态,能力和经验会得到迅速提升。

 

我第一次参加商务谈判的时候,因为不是主谈,所以可以有机会去其他谈判组听一听。听的过程中会对很多原来了解比较浅的问题有一个更深刻更感性的认识。比如,很多法务人员不愿意去碰财务模型,可能觉得一看全是数字就瞬间头大。但是当你真正参与进模型的讨论,你会发现模型离你并不远,真正需要关注的点也没有那么多,只是换了个形式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同一个事情。

 

律政君:怎样找到商务和法律的平衡点呢?

 

张子睿:其实在许多业务的处理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比较矛盾的地方,到底是从法律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商业的角度出发,如何找到其中的平衡点,这也是法律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地方,会更加复杂化。但我认为,公司法务都应该从公司的商业目的出发,结合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合理评估风险大小,最终促成商业目的,这是最基本的思维出发点。

 

但也存在一些公司法务人员走进了只看风险不看商业目的的误区,把自己当成了法官的角色,做出一些是与非的判断,没有充分考虑到商业的目的。当然做事情合法与非法肯定是需要法务去把关的,这个框架之内法务应当做好法律风险的预判。

 

引入专家解决机制

 

律政君:据说电建国际引入了一种专家解决机制,在法务工作中有什么作用?

 

张子睿:我们这个行业的特点是项目投资成本高,促成一个项目的合作成本也很高,这就意味着如果项目谈崩了,损失会非常严重,为了配合项目顺利地完成,我们会使用专家解决机制的方式来解决争议问题。

 

在基础设施类的项目里,有许多和技术相关的部分,有时这方面的争议往往会成为影响工程进展的关键点。如何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争议,从而使工程能够顺利进行,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引入行业里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争议中的事情进行评判。专家组通常有技术领域的专家、研究设计、勘测方面的专家、法律领域的专家,有时候也会邀请精通于财务的专家。

 

专家组给出的意见一般都是比较中立合理的,双方会在专家给出的解决方案基础上,再坐下来谈一谈,问题差不多就能解决了。有种说法是:专家解决机制是“治病救人”,而仲裁和诉讼属于“死后验尸”,我觉得这个比喻很贴切,如果项目走到诉讼和仲裁的阶段,基本就没有起死回生的余地。而专家解决机制则能够保障项目持续推进,用一种成本不太高的方式,解决双方的争议问题。

 

律政君:能否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张子睿:我们在东南亚投资了一个交通项目,这个项目从开始招标到现在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还没有完全落地。参与各方与银行一直在为此项目奔波。这个项目涉及中外股东方共有9家,投资额也有数十亿美元,相关法律文件的调整多达几十版,各方利益非常难以协调,还有不同的法律法规需要遵守。有些法律文件即便签署了还是不能落地,又拿回来接着改到大家满意,整个过程进行得很困难。

 

律政君:在做项目中遇到困难怎么解决?

 

张子睿:有时候我们写的商业条款给对方之后,对方看完条款有表示不能接受的情况,不是因为条款具体内容有问题,而是觉得我方的表达有些强势。像这种问题,事先根据合同对方的情况,在具体措辞上进行调整就可以解决。还有一些时候,可能双方分歧比较大,并不具备直接面对面谈判的基础,因为这时候强行谈,可能会激化分歧。往往我们会建议先在文本上来回两轮,双方都有一些余地去做内部讨论,也算是提前进行相互立场的了解,为之后的谈判做好铺垫。

 

因此我经常和团队说要多学习,多去了解业务部门的出发点,了解商业项目中各个部门的诉求是什么,了解一些商业安排。既能够合理减轻项目推进难度,又能够在实践中学到用合理的措辞去起草条款的技巧。

 

与外部律师建立开放性合作关系

 

律政君:你们与外部律师的合作多吗?能学到些什么?

 

张子睿:在我们这个行业,每一个项目跟进下来都是需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涉及的合同类别也非常多,尤其是我所在的投融资部门,有时候一个合同就有一两百页的内容,一个项目的合同少则七八个,多则几十个,自己根本看不过来,所以我们有些工作需要借助外部律师的力量来完成。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对律师的要求也会比较高,首先我们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亚非拉国家,东欧和南欧也有一些,因此语言是个很大的问题,而法律语言的严谨性和日常用语是不同的,仅靠翻译是无法承担法律部分的工作的。因此我们需要广泛地和国内国外的律所进行合作。凡是有相关经验的律师和律所,我们都是抱着比较开放的合作态度去进行合作,能够服务好项目需要,促成项目落地。

 

律政君:和外部律师合作有哪些好处?

 

张子睿:和外部律师合作的好处也非常多,第一,律师的语言功底都比较好,能够熟练使用严谨准确的法律语言;第二,外部律师所掌握的信息有时可以弥补我们在一些项目和国别地区经验上的短板,可以给我们提出很多很好的建议;第三,通常在与外商合作的过程中,对方都是会带着律师一起出席谈判活动,如果我们不带着律师,一方面对方会觉得我们不专业,另一方面在专业知识方面会存在不对等。在很多具体问题上,法务人员并不能完全替代一名专业律师,既有身份的差别,也有一些擅长领域的差别。

 

在边缘中寻找到价值感

 

律政君:有一种说法认为法务是被边缘化的,你认同吗?

 

张子睿:我的观点是认同的,不只是法律部被边缘化,很多部门也都被不同程度地边缘化。毕竟公司是一个以商业目的为主导的组织,与商业目的距离越近的部门,越是核心部门,反之则会边缘化。另外还要看公司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如果是属于草创期的公司,可能业务扩张相对重要,而风险管控相对次要,这时法务部门的价值就显得不那么大;如果公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和规模,处于平稳期,那对风险管控可能会更看重一些,法律部门可能也就相对来说更重要一些。但是总体来说,法律部门作为一个不是在为公司创造摸得着看得见价值的部门,被边缘化是一个常见的状态。

 

但即便法务部门是个被边缘化的部门,被一线重视的程度不高,法务人员仍然可以从很多工作的细节里了解到整个公司的发展,甚至是整个行业的生态,进而加深对行业的理解。这个我觉得对法务人员来说是最具有价值的部分,也是将来职业发展的基础。

 

律政君:法务工作创新求变是否不容易?

 

张子睿:刚进法学院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法学家是世界上最保守的一群人,因为他只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做评价,不对未来做预测。我觉得对法律职业者来说,跟上现在社会发展的节奏,能够快速适应,就是创新了。如果能够敏锐地抓住一些行业发展趋势,提前做一些知识储备,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赛尼尔法律声明 | 研究成果 |

Copyright @2024 北京赛尼尔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004号
电子邮件:snr5151@139.com/peixun@senior-rm.com QQ群:149389907 联系方法:86-10-512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