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法律风险管理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会员须知

86-10-51261126

2012年通信业潜藏知识产权风险 政府引导、提升和加强是关键

2012/8/1 字体: 来源: 作者:

在近年来,在信息通信领域,当竞争残酷到看不清未来的时候,对方的领域便成了一种“机遇”,技术进步则为这种“机遇”穿上了美丽的外衣,一些专家学者更是过于盲目乐观的认为——机遇大于挑战。于是融合便成了新的制高点。

电信与广电、固网与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大屏与小屏,一波接一波的融合浪潮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但一轮轮竞争下来,融合在给企业带来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利润率的下降。一时间,“不变就是等死,变就是找死”流传于市井之间。

战略布局决定企业命运

随着技术的成熟、发展与普遍应用,先进生产企业与新兴企业之间的应用技术差距越来越小,而高精尖技术差距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信息通信行业应用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全球经济第二次探底的2012年,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传统的电信、广电、互联网、终端领域的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众多改变。如何进行战略布局,才能在行业的挑战中赢得优势是业者正在深入探讨的话题。不可否认的是融合已经是一种必然。从技术方面讲,通信网络提供音视频业务,广电网提供宽带接入服务,实现通信业务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从政策层面来讲,务实推动三网融合成为2012年的主旋律,尽快将试点扩大到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其他具备条件的城市,推动广电和电信企业加强技术、业务和合作模式创新,带动相关技术研发和配套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三网融合的基调;从业务应用层面来讲,无论是电信网,还是广电网都可以提供宽带接入、IPTV、手机电视等业务。相对来说,由于很多业务是基于IP技术的,因此在传统互联网拥有更成熟的技术和更丰富的经验。而广电网和移动网都属于“新的领域”,将吸引更多不同使用习惯的消费者。而真正的挑战就在于如何吸引足够的消费者,何时才能获利?

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那种群狼式的快速效仿发展模式,也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电信企业及广电企业的商业习惯。如果传统电信企业和广电企业不能适应这种商业节奏和创新步伐,那么沦为纯管道商便是迟早的事了。

同样,互联网终端企业向智能终端领域的渗透给传统的电视及手机厂商带来了致命的冲击。敏锐的需求嗅觉,快速的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软硬件的深度结合,小步快跑式的更新换代速度,全新的商业盈利模式,使传统电视厂商和手机厂商步履维艰。

在笔者看来,在瞬息万变的融合大潮中,准确的定位和快速的适应能力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因此企业在进行战略布局时,必须认真考虑企业自身资源整合能力和外部企业的优势,寻找最佳的同盟者,明确目标用户群来源、数量、消费习惯,把握技术应用及市场需求的发展节奏,避免盲目投资。

知识产权发展背负“遥控炸弹”

目前,在信息通信领域盲目投资的现象非常严重,市场变化太快,融合导致大部分企业没有足够的市场识别和方向认知能力,竞争对手已经不仅仅是同行中的业者了,市场新进入者往往成为对传统业者的最大威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及行业咨询机构应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行业咨询机构应帮助政府和企业寻找方向,政府则借助资金和政策实现企业能力提升引导。

行业咨询机构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不能准确评估国内外企业之间现有地位和差距,不能清晰地识别存在的风险、预测真正的机遇,而仅仅是追随行业“炒作概念”和“创新名词”,那么无论是政府的引导资金,还是企业的自身投资都将成为“虚假繁荣”中的众多泡沫而已。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知识产权问题。在知识产权案问题上,我国很多政府官员和绝大部分企业领导在思想意识上还没有清楚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在立项之前也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这将意味着,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一直背着别人的“遥控炸弹”。可以肯定的是,引爆这类炸弹的时机一定是在企业开始获利以后。如果这类炸弹恰恰是现在的竞争对手,那么这一击对于企业来讲可能是致命的。目前,在智能终端领域,美、韩、台企业之间专利战火纷飞,新兴企业面临着巨大的专利风险。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一直处于技术跟进和追随者的地位。这就意味着我国企业的专利风险远高于国外先进企业。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及行业中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自身的研究能力也十分薄弱,需要政府引导、提升和加强。同时,在研发及战略制定的初期,如果没有对知识产权进行足够的分析,不仅会让企业坐失寻找最佳盟友的良机,同时也可能导致企业盲目追随,而错失选择新路线的机会。

此外,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资源,引导创新和研发方向,避免行业或企业进行盲目追随、盲目投资,也应该是政府和行业咨询机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尽管目前国内外各类平台已经有很多,但真正能够获利的很少,同时大部分平台之间除了品牌外具有惊人的同质性,在这相似性背后意味潜藏着巨大的知识产权风险。

笔者认为,未来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应该是被允许的。这种渗透会带来新的业务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政府应该鼓励这种竞合关系的存在,这能更好地促进不同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

作 者: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 史兴东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赛尼尔法律声明 | 研究成果 |

Copyright @2024 北京赛尼尔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004号
电子邮件:snr5151@139.com/peixun@senior-rm.com QQ群:149389907 联系方法:86-10-512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