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法律风险管理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会员须知

86-10-51261126

房地产合同的三大审查要点

2012/8/20 字体: 来源: 作者:

     房地产合同审查是指从法律方面对房地产合同进行的法律把关,是房地产企业签订合同之前的必经程序。通过对房地产合同进行法律审查,可以发现房地产合同中的某些问题,减少和避免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分歧和争议,提高合同履约率,即使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发生了违约或者争议的情况,也可以比较顺利地解决问题,得到必要的补偿,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房地产合同的审查可以从合法性、内容、表述质量三大方面入手。
一:审查合同的合法性
房地产合同涉及到很多法律问题,审查房地产合同的合法性就是审查房地产合同能否受到法律的保护,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专家提示:某些交易会出现来自合同另一方的限制,如招投标过程中发标方对合同主体注册资金的限制。 
一、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
合同的主体是依据合同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合同当事人。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就是审查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也就是审查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包括企业性质、注册资本、经营范围、专业资质、业务许可等。受到法律保护的房地产合同,最起码的一点是合同主体资格合格。
(一)对法人的资格审查
对法人资格审查主要从以下五方面进行:
第一,是否依法成立;
第二,有没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第三,是否有自己的名称、组织结构和场所;
第四,对合同约定的内容是否在其经营范围内;
第五,是否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判断一个经济组织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主要是看其是否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二)对非法人单位的资格审查
非法人单位是指未取得法人资格,但依法定程序和条件取得营业执照,法律允许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对这类组织,应审查其是否按规定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有些法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或经营单位,可以在授权范围内,以其所从属的法人单位的名义签订合同,产生的权利、义务由该法人单位承受,对这类组织,主要审查其所从属的法人单位的资格及其授权。
(三)对外方当事人的资格审查
对方当事人如果是外国的企业、组织,对其主体资格的审查更应该慎重,应搞清其法律地位和性质。审查的内容主要有三项:
第一,该企业或组织是否合法存在;
第二,法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国籍以及企业或组织注册地;
第三,企业是有限公司还是无限公司,是否具备法人条件。
风险防范:合同当事人条款常见的错误有:当事人名称不一致、不完全、错误或矛盾;合同名称与实质内容不符、时间签署前后不一致;地址、法定代表人有错误等。
(四)对自然人个人的资格审查
对自然人的资格审查主要是对自然人的自然状况的了解,确定其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该自然人所签合同是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应及时取得该自然人的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五)对保证人的资格审查
合同的签订要求有保证人担保时,还应审查保证人主体资格的合法性。
首先,作为保证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其次,保证人必须具有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
最后,保证人还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第一,国家机关不得作为保证人,但是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第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作为保证人;第三,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除有书面授权)、职能部门不得作为保证人。
(六)对代订立合同的代理人的资格审查
所谓代订立合同是指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签订合同,所签订合同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因此,在审查合同时一定要审查代理人的代理身份和代理资格,即是否有被代理人签发的授权委托书,其代理行为是否超越了授权范围,是否在授权期限内签订合同,最后审查其代理权是否超出了代理权限。 
二、审查合同形式是否合法
合同的形式应当符合要求。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例如《合同法》规定: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借款合同(自然人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抵押合同、质押合同等,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如果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也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如果法律、法规规定或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当事人未采取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同样,采用合同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立接受的,该合同也成立。
有些情况,同一个合同采用不同的形式,其法律后果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一般的赠与合同,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对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得随意撤销赠与。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合同都是比较重大、复杂的,一般也不是即时清结的,所以应该尽量用书面形式。 
三、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
企业签订合同,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审查合同条款内容是否合法,其实就是要审查合同条款或者内容是否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构成无效的情形。《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第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第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第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第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第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只有合法的合同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在审查合同时,应认真分析合同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判断是否存在导致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并认真分析合同无效情况下产生的法律后果。合同内容是否合法,是企业合同审查中最重要的内容。
对于任何需要审查的合同,不论合同的标题是如何表述的,首先应当通过阅读整个合同的全部条款,准确把握合同项年所涉法律关系的性质,以确定该合同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在审查合同前,必须认真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同时,注意平时收集有关的合同范本,尽量根据权威部门推荐的示范文本,并结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审查。 
※专家提示: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合理、可行,要不要修改、应当怎样修改,需要寻找肯定或者否定的法律依据、司法实践依据和经济依据。审查有名合同,要看合同法总则和分则对该合同的专门规定;审查无名合同,更要审慎行事。 
四、审查合同签订程序是否合法
第一,审查合同是否需要经过有关机关批准或登记,如须经批准或登记,是否履行了批准或登记手续。
第二,如果合同中约定须经公证后合同方能生效,应审查合同是否经过公证机关公证。
第三,如果合同附有生产期限,应审查期限是否届至。
第四,如果合同约定第三人为保证人的,应审查是否有保证人的签名或盖章;采用抵押方式担保的,如果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必须办理抵押物登记的,应审查是否办理了登记手续;采用质押担保方式的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