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法律风险管理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会员须知

86-10-51261126

当前位置: 首页 知识仓库

民营银行破茧前的风险考量 配套法律规则是当务之急

2013/10/15 字体: 来源: 作者:

  “无利不起早”。当前很多企业积极申请银行牌照的背后,是由于其内在的逐利性。

  从上市银行2013年中报数据来看,1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净利润达到6242亿元,占据了2359家上市公司共1.1万亿元净利润的56%。显然,相比传统企业而言,银行业的高利润是吸引大批民营企业涉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从近年来银行业整体盈利增长情况来看,高利润时代已经进入尾声。与此同时,民营银行的“开闸”,将使原本就十分激烈的银行业竞争环境变得更加白热化。

  竞争环境难言乐观

  银行业净利润增长率正在逐年下滑。数据显示,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率已经由此前两位数高速增长跌至目前个位数水平。而随着今年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利率市场化正在加速前行,银行业的竞争环境难言乐观。

  对此,业内专家分析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银行业的高利润时代逐渐成为过去,未来民营银行很可能享受不到之前高利润时代的利好环境,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且一旦民营银行蜂拥而至,其结果自然是银行牌照价值的下降。

  “中国银行业当前傲视实业的高回报率基于三方面垄断,即牌照垄断、竞争品垄断以及利差垄断。然而,牌照垄断将随着民营银行“开闸”而在中长期内受到冲击,市场的分散化将削弱银行的定价权;竞争品垄断将受到直接融资的挑战;利差垄断的最大挑战自然是利率市场化,当利差放开后,特别是随着活期存款利率的逐步上行并向货币市场利率靠拢,预计中国银行业的存贷利差将在中长期内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某证券分析师表示。

  另外,银行业内人士分析称,在银行利润增长渐缓、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的大趋势下,如果民营银行没有专业化、高素质的团队,没有独特的商业模式,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此外,开办民营银行还要做好接受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严格监管的准备,包括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一系列指标的监管。

  严防成为控股股东提款机

  除了受银行业高收益的吸引,为自身发展搭建金融平台、充分利用金融资源也是企业积极进驻银行业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银行业务以及相关金融业务都是上市公司供应链环节中的重要部分,企业若能够通过银行体系实现自身封闭体系内的资金流通,就可以在资金安全方面吃上一颗“定心丸”。以苏宁云商为例,其目前已经具备保险、小额信贷、支付平台、基金等多个金融产品,若苏宁银行成立,则必然会成为苏宁金融资本流动的核心平台。

  令业内专家担忧的是,一旦民营银行的股权结构过于单一,则名义上的民营银行难以避免地会沦为企业自身的赚钱机器。

  “要严密预防民营银行成为企业的财务公司。所有设立的民营银行都必须是公共银行、公共融资机构,必须将经营目标锁定在为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服务,而不是为几家大企业服务,尤其不能只为关联企业服务。需严格控制民营银行为单个企业以及关联企业提供的贷款占资本金的比重,严防民营银行成为控股股东的提款机。”业内相关人士表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在我国目前政府隐性担保的体制下,风险与收益不对称情况或许更加严重,如何缓解相关的道德风险,是监管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通过监管要求来建立民营银行的风险自担机制,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具体包括对民营银行股东资质的审核、对其业务的分类监管以及对风险处置与承担方面的特殊要求。”

  配套法律规则是当务之急

  业内专家认为,民营银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按照市场机制自主运作,这是其相比国有银行的优势所在。

  然而,发挥这一优势需以健全的信用环境、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有效的监管体系为前提。业内专家分析称,只有在准入、监管、破产即退出法规三个方面的机制设定上取得进展,中国的民营银行才能够得以有序开放。

  目前,市场各方正在静等相关政策细则出台。曾刚表示,在我国现有体制下,民营银行的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难题需要逐步加以完善。

  “应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防止风险的传递。银行风险具有较高的传染性,这也意味着,即使实现了风险自担,一家银行的破产倒闭仍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以致形成系统性风险。就这点来看,在推动民营银行发展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对于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显性的风险承担机制(如存款保险制度等)、更系统的银行破产处置制度等等,都需要认真研究和及时推进。”曾刚表示。

  专家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银行业的高利润时代逐渐成为过去,未来民营银行很可能享受不到之前高利润时代的利好环境,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在准入、监管、破产即退出法规三个方面的机制设定上取得进展,中国的民营银行才能够得以有序开放。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赛尼尔法律声明 | 研究成果 |

Copyright @2024 北京赛尼尔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004号
电子邮件:snr5151@139.com/peixun@senior-rm.com QQ群:149389907 联系方法:86-10-512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