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法律风险管理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会员须知

86-10-51261126

当前位置: 首页 知识仓库 风险理论

基于企业合同流程的信用风险管理

2008/6/20 字体: 来源: 作者: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运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运营风险是指来自对企业自身特点和经营方面的各种影响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非财务方面的投入产出、财产损失和意外损失,环境责任,信托责任,员工健康、安全以及抚恤赔偿等。财务风险是来自企业财务方面的风险,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以及利润表等,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在交易过程中由于市场价格或其他因素带来的不利变化而招致损失的市场风险;由于契约一方不能履行约定的义务而导致损失的信用风险;以及企业由于缺乏获取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而招致损失的流动性风险。如果企业出现信用风险几乎可以肯定存在流动性风险。因此,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信用风险来自于与企业进行交易的一方不履行或者无法履行交易契约规定的义务,所以,基于企业商务合同的流程将有助于我们有效地管理企业的信用风险。公司治理和合同管理是企业最大的法律风险

企业商务合同流程

企业商务合同的基本流程如图一,其基本流程包括签订、履行、文本归档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以进行细分为多个阶段。

合同签订阶段是合同流程管理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尤为重要,能否防范风险,主要在这一阶段。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合同酝酿阶段、合同起草阶段、合同谈判阶段、合同签署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落实合同对方的资信和合同条款。合同对方的资信状况,合同条款的严谨程度,是合同能否顺利履行和信用风险能否有效控制的保障。

合同履行阶段是合同流程管理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可分为合同履行阶段、纠纷处理阶段。在合同履行阶段主要是要做好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业务衔接,自觉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纠纷处理包括:一旦发生己方不能依约履行应与对方协商进行合同变更;或者发现对方已经具备己方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条件时行使不安抗辩权;或者对方违约已经兑现时的处理。

合同归档阶段是合同流程管理的第三阶段。合同履行或纠纷处理完毕,要进行合同履行情况评估,并提出合同履约与合同流程管理情况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内容包括发现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完善合同流程管理的建议。

我国企业合同流程与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有资料反映,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因合同一方的信用缺失所产生的成本约占每年GDP比重的10%~20%,其中:因合同诈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5亿元,逃避债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产品质量问题假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在合同履行方面,有91.4%的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合同纠纷。而且其中近80%的逾期应收帐款均源于债权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因此,信用风险正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中的潜在风险。但我国企业在合同管理上特别在信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不少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至今仍属空白。企业自身缺少风险管理能力,成为发展的最大障碍。

一、仅注重合同流程的静态管理,而忽视合同流程的动态管理

企业在签订合同前,虽然能够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资信和履约能力进行审查,但一般只是从对方当事人以往履约行为和注册资本、生产规模等方面考虑,而未认识到合同的履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方当事人的资信到底如何,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对方当事人以往履约行为和注册资本、生产规模等方面仅仅能反映其过去的资信状况,当事人过去的资信和履约能力强并不能证明其对当前资信和合同履约能力就高。因此,不仅要注重签约时对方当事人的资信调查和合同文本的审查,而且要对合同从签约、交货、验收到结算等环节实行动态管理,以合法有效地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例如:

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与某贸易公司签订了一份电子产品买卖合同。由于贸易公司主动提出订约后预付货款的30%,并且在此前的几次小额交易合同中,在发货后企业均能按时收到贸易公司的货款。由此认为贸易公司信誉良好,在收到贸易公司的预付款后,依约发货。但此后未能收到其余货款。经了解,货物到达目的地即被贸易公司低价抛售,现贸易公司已被注销,相关人员失踪。原来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诈骗案。

二、企业对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误区

误区之一:组织职能划分存在空白,没有组织真正对应收帐款负责。

我国大量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其组织结构的职能划分仍然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和职责衔接,导致没有部门真正需要对销售货款的回收承担责任,形成了管理空白。在信用风险发生时,企业不能及时做出反应,造成大量逾期应收帐款,而且只有在应收帐款逾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发现、催收。

误区之二:由销售部门完全承担回收销售货款的职责

一些企业为对付居高不下的逾期应收帐款,开始建立应收帐款管理责任制,由销售部门完全承担回收销售货款的责任。这种体制虽然改变了应收帐款无人管理的状况,但在实践中却往往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信用风险。因为销售业务人员的目标和能力在于扩大销售而不在于收款。许多销售业务人员在不当的销售激励机制(如销售承包、大比例销售提成等)下,为了扩大销售额,或者为保有客户资源,导致盲目提供客户信用,忽视信用风险的控制。如此,虽然销售额增加了,却往往给企业带来严重的逾期应收帐款,甚至造成呆帐、坏帐损失。

误区之三:由财务部门控制信用销售和负责销售货款的回收。

这种模式虽然加强了应收帐款的专门管理,但由于财务部门不可能深入了解客户情况和交易背景,无法形成科学的、有效的信用评估和管理机制。如此,要么信用交易控制过严,公司销售额下降;要么使得信用交易失去控制,造成逾期应收帐款大量发生。

三、企业未能建立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一些企业高级管理者和财务主管人员信用管理意识仍然薄弱,对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信用风险管理特别是如何防止合同诈骗和纠纷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出现授信不当和对合同履行计划缺乏管理等现象,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埋下了一定的信用风险。

其次,虽然一些企业尽管对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但对如何建立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仍然不得要领。对合同诈骗和纠纷的预防缺乏系统的管理措施,以报案和诉讼为唯一手段。有的企业为避免合同诈骗也试图利用担保等法律措施,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得到满意的担保物或保证人却十分困难。

第三,企业合同流程与信用风险管理面临交易的信息化、信用化挑战。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经济的发展,交易的信息化、全球化和信用化已经成为三大主要趋势。在发达国家,用信用交易方式进行的交易已经占到企业间交易总量的80%以上。企业在采购、产品销售等方面将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其在签约前和履约过程中对对方当事人资信和履约能力的审查将越来越困难。

基于合同流程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一、基于合同流程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的基本原理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用经济,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越来越趋于信用化、信息化发展。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契约(合同)行为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市场上的基本行为方式,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之一就是建立在外部严格的法制环境和内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合同流程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的信用化趋势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主体的所有交易都是通过契约(合同)关系实现的,信用作为交易各方实现交易目标的根本保障,构成了契约(合同)关系的最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的深化,交易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的成熟和发展,我国企业间的交易方式已经从以现金方式为主,向以信用方式为主过渡。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企业契约理念淡薄,片面追求产量值、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不顾自身实力和信用风险控制能力,随意与客户交易,导致大量逾期应收帐款的产生。

第二,契约(合同)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合同流程管理贯穿于企业的计划、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管理职能之中。强化企业合同流程管理,有利于企业中相关的各个管理领域的水平以及整体管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我国企业的传统管理方法体系中,由于未能抓住合同流程管理这一主线,使销售与财务、采购与销售等部门在管理目标上相互冲突,出现管理职能的空白,造成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职能的缺失,陷入管理上的误区如销售承包制、出现大量逾期应收帐款等。建立基于合同流程的管理,有利于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第三,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必须基于合同的全流程管理。

企业的信用风险存在于经营交易的全过程之中,从客户开发、合同签订、货物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

Copyright @2024 北京赛尼尔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004号
电子邮件:snr5151@139.com/peixun@senior-rm.com QQ群:149389907 联系方法:86-10-512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