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法律风险管理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会员须知

86-10-51261126

当前位置: 首页 知识仓库 风险理论

法律风险 防范至上

2010/7/5 字体: 来源: 作者: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全民炒股了,无人不知,无人不谈。当人们疯狂地想在股市挖掘一桶金的时候,似乎早已忘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条至理名言,还没系好安全带就急于踩油门杀了出去。在经历了一轮过山车式的疯狂飞涨与急速杀跌之后,我们对他们的安全着实担心。
         人性使然,企业的经营成长亦是如此。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任何利润的获取,必然伴随风险,利润越高,风险越大,其中法律风险有可能是最大的风险之一。君不见,有多少腰缠万贯、气壮如牛的企业大家因一场始料不及的诉讼而倾家荡产、一贫如洗;又有多少名声显赫、不可一世的商界英豪因一个不足为道的小小失误而身陷囹圄、追悔莫及。从世通、安然、巴林银行的灭顶之灾,到中航油、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以及联想等公司的法律纠纷,媒体关于企业法律风险的报道越来越多,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的研究,也成一时显学。
         作为一个百年老字号,马应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品牌经营、资本经营战略的成功实施,稳健成长。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张,企业也不断出现了法律风险危机信号。个别分子公司对于马应龙商标管理较为混乱,网络招商信息五花八门。如某代理商所代理的公司产品,外包装图像涉嫌侵犯他人肖像权,遭到起诉,后经协商才免于起诉。诸如此类事件处理不当必将严重损害马应龙四百年的品牌形象,多年的经营功亏一篑。
         显然品牌经营战略、资本经营战略的实施,必须要以法律风险战略管理为保障,建立健全适合马应龙自身特点的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和保障体系,发挥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的作用,才能提高抗风险能力,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和谐发展,为马应龙基业长青保驾护航!
         但是,企业法律风险究竟是什么?它来自何处,如何应对呢?
         我们所说的法律风险,是指由于公司外部的法律法规环境发生变化或自身没有依照法律或合同规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导致产生负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权利、义务、责任的失衡状态。更广义的说企业法律风险应该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与法律相关的损失的可能性,包括因法律操作不当发生损失的风险和因为其他经营不善发生不利法律后果的风险。我们称之为直接的法律风险和间接的法律风险。直接的法律风险,往往可以通过提高法律意识与企业法务管理力度而得以加强预防;间接的法律风险,则必须通过各责任部门、各专业人士的预防而减少损失。   
         任何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会面临着各种法律风险,如果熟视无睹、置之不理,不加以重视,不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一旦发生,将难以控制,不仅将导致生产经营管理成本增加,资金难以回收或失去商机,更有甚者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抑或灾难性的颠覆。在大型企业集团内部,作为集团总公司的一级法人下面,还有很多的二级法人子公司,因为公司资本或者资产链条太长,管理层级过多,不断累积的代理风险被几何乘数般的扩大,法律纠纷不断,有的甚至城门失火,泱及池鱼。
         通用电气公司原总裁杰克·韦尔奇说过:“通用电气的业务我并不担心,我担心的是有人做了法律上愚蠢的事给公司声誉带来污点,甚至使公司毁于一旦。”这样的话中国的企业也应听听。从目前法律风险发生的情况来看,法律风险的发生除了来自外部的环境因素外,更多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重视不够,没有充分意识到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性。“重人治,轻法治”;重“人情关系”,轻“法律关系”;重财务经营风险,轻法律风险;存在钻法律空子的侥幸心理和有意打“擦边球”;把法律看作最后维权的手段或工具;以阶段性的“应急式”或“一事一议”处理模式应对法律问题,缺乏参与全过程防范的有效途径和制度保障。在许多企业发生的侵害或纠纷,完全是可以事前预防的,但由于没有防范意识或重视不够,或法制基础工作薄弱,使得法务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脱钩,法律没有成为一种经营和管理手段,缺乏“法律是一种经营管理资源”的意识,使许多在口袋边上,或已经到了口袋里的钱,又拱手让给了别人。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企业投入的法律风险费用占企业总收入的1%,中国企业投入的法律风险费用占企业总收入的0.05%,美国企业投入的法律风险费用是中国企业投入的法律风险费用的20倍。国内企业对防范法律风险的人员投入严重不足,资金没有保障,致使强化法律风险战略管理成为无源之水,纸上谈兵。
         探讨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事实上是讨论企业的法律风险控制战略,明确企业法律风险控制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组织上、制度上、流程上、业务上保障企业的各项事务都受到法律的审核、得到法律的帮助,从而降低法律风险,提高公司收益。当前,企业法律风险的飙升速度远远大于风险防御体系的建设速度,更谈不上制度意义上的风险管理。
         中国古代流传了一个关于扁鹊医术的故事。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严重之时。一般人看到我做的是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因此才会以为我的医术高明。”
法律风险管理工作同样如此,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事前控制就是企业自身的免疫系统,能够使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于未然。兵法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通过诉讼挽救危局并非是解决纠纷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建立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和保障体系是一个对企业存在或潜在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识别、监控、诊断与矫正的全员全过程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应根据法律风险特性,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避免承担经济损失或其他风险的制度、体系或方法。通过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应急措施、处理方案和工作体系,以增强预防和抗击法律风险的主动性、前瞻性和计划性。企业必须从宏观上制定法律风险战略,并与企业整体经营战略保持一致,由上至下强化实施。
         企业在进行法律风险控制前需要拟定本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整体战略,确立企业对整体法律风险进行管理的基本原则。法律风险管理战略要考虑企业的整体战略思想和发展目标,并与其保持一致。其次要分析评估企业法律风险环境。法律风险管理战略既要包括各项预防性措施,也要包括针对突发性事件的管理预案。同时还要根据企业实际确定法律防范工作的重点。比如生产型企业要注重知识产权的管理以及技术创新与保护,而销售型企业则要注重合同管理、客户资料保密和销售渠道的维护等。最后还要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对法律风险管理战略进行适时的调整,使风险管理切合企业自身实际,符合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
         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在思想认识层面需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与认同,至上而下培养全员的法律风险意识,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通过培训使大家了解法律风险是什么,会对企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高层管理人员能理解到法律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他们肯定会有意识地去防范风险。“法律之险,系于危卵;法律之累,在于工细”。强化领导人员和员工的法律风险意识,把法律作为一种经营手段,在全局树立“法律是一种管理和经营资源”的意识。
         战略与思想得到了高度统一,接下来就是技术作战的具体实施。首先,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规章制度。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应当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使其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搭建包括合同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商业秘密管理制度、案件纠纷管理制度、授权委托制度、印鉴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各项适应企业实际的法律管理制度;制定《突发危机事件应对策略》等相关危机预案,实施包括编制风险管理岗位手册,宣传包括企业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在内的各方面法律风险控制举措,使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在制度上得到充分保障,并形成能够推动制度正常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把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纳入法律化轨道,增强企业法律风险控制能力。
         二是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预测警报系统,完善法律工作与各业务工作的融合。法律风险作为经营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必须具备完善的监测、识别、诊断、化解法律风险的系统体系。应由法务部律师及有关管理人员组成法律风险管理小组,围绕生产、销售、各级分子公司管理划分法律风险领域和子目录,收集显性和隐性法律风险信息,全面识别和评估,开列清单,形成风险点,提出面临哪些法律风险。要对法律风险点进行识别、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

Copyright @2024 北京赛尼尔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004号
电子邮件:snr5151@139.com/peixun@senior-rm.com QQ群:149389907 联系方法:86-10-512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