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法律风险管理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会员须知

86-10-51261126

当前位置: 首页 知识仓库 风险理论

内控及风险管控 企业管理的最本源诉求

2011/3/21 字体: 来源: 作者:

 
20世纪80年代中叶,微软视窗系统第一版上市以及随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拉开了新经济时代的序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在为全人类提供了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便利的同时,也以同样的速度增加了信息获取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互联网彻底打破了人类传统的时空认识和局限,以崭新的维度构建了一个极其巨大并无限膨胀着的平台系统,随着系统中参与个体和要素的剧增,这个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捉摸不定,碎片化特征愈发突出,整个世界已全面进入了一个风险时代。
企业竞争经历了几个层次的提升:首先是胆商的竞争,谁有胆量敢出手挑战旧机制谁就嬴了。第二个层次是产品竞争,那时的核心是用怎样的投入产出更经济的产品。第三个层次是经营管理竞争,如果对人财物产供销内部外部各种要素组织得好,其效果可以超越单纯的生产经营。第四个层次是战略管理竞争,战略管理的站位更高,从时间和空间上统筹人财物产供销内部外部。第五个层次是风险管理竞争。风险管理不光是一套体系,还是一种哲学。如果从10年、20年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一个企业的战略是最重要的,但是以一个百年,或更长时间看的话,是风险与发展的平衡才更重要。
在汹涌澎湃的新经济大潮中,如何应对和管理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主题。
美国次债经济危机引发新一轮的“风险管理”热潮。
在别人大胆的时候,你谨慎,在别人谨慎的时候你大胆(巴菲特)。
一、二十一世纪的环境下,风险管理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风险管理的最高境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企业常年研究风险、关注风险,他就能够制度化地做到:
第一,在别人大胆的时候,你谨慎;在别人谨慎的时候,你大胆。一个企业最终获利,往往来自于反周期运作,在投资上反周期运作,在管理上反周期运作。如果能够反周期运作的话,事实上就突破所谓资源的稀缺,自然资源是稀缺的,但是机会并不是稀缺的,反周期运作恰恰会使得这种所谓的稀缺被你抓住,因为比别人大胆,所以谨慎就是一种机会。反过来,别人不谨慎的时候,大胆或贪婪,本身就是一种机会,这是从运作上来看,企业如何从发展观上面,拥有一种制度化的聪慧,可以说风险管理事实上是一种制度化的聪慧。
第二,风险管理告诉我们,如果把风险管理当成一种能力,当成一种资源来进行管理的话,不仅能够化解风险,还利用风险,甚至可以驾驭风险。 当然,风险管理的较低境界,能够释放风险,再次一点,感知和预警风险,再糟糕一点,风险一旦发生以后,能够承受或管理风险,最差的,风险发生以后承受或捱过,这个水平已经很差了。
比如说中央这一段时间以来,虽然出了很多看似很糟糕的政策,但是可以说事实上把中国硬着陆的风险慢慢释放掉了,包括《劳动法》的出台等等。今天来看的话,如果任何政策都没有出台,突然这样硬梆梆地掉到地上的话,中国死都死掉了。而中央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在宏观方向上对风险进行了预先的防范,进而引导企业进行相关的调整,从而将宏观经济硬着陆的风险逐步的释放出来,避免了经济的快速下滑。
一旦一个企业把风险管理打造成一个能力,在别人看来的风险对我却是机会,在别人看来机会与风险等同混合,他抓不住的,而这个对于我来讲,我恰恰能驾驭。事实上,等于为企业的发展多打开一扇门、多开辟了一条路。过去企业的发展是根据风险的高低来判断。现在当我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后,我就可以有意可以做一些相对风险较高的,因为风险就是门槛,过去我们说投资是个门槛,技能是个门槛,今天把风险管理能力本身作为一个门槛,事实上能进入风险性较高的行业里面的企业本来就比较少,我可以在风险经营里面获得一个较强的能力,这是风险管理带给我们的第二个方面,一个是制度化的聪慧,另外风险管理可以被打造成一个能力和相对稀缺的资源。
第三,风险管理作为一套制度,取信于投资人,服务于投资人。另外只有风险管理体系健全的公司,才是真正透明的公司。过去我们认为,一个治理非常好的公司,各种信息不断进行披露的公司,就是一个很透明的公司,那么今后有了风险管理体系以后,我们会对透明进一步进行阐述。透明但是不能预警风险,风险发生了不能应对,或者别人是机会,对你是风险,一个小石头都能把你绊倒了,没什么了不起,真正未来透明公司定义,或者说评价标准,我们会进一步提升,今后没有风险管理体系的企业,很难被投资者认可。也因此未来一个企业,要吸引投资者,要保护投资利益的话,风险会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制度杠杆。
二、风险管理的铁律——海恩法则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次事故隐患。
名词解释:海恩法则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海恩法则”通常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中。“海恩法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也给了企业管理者生产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发现并控制征兆。具体来说,利用“海恩法则”进行生产的安全管理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任何生产过程都要程序化,这样使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进行考量,这是发现事故征兆的前提。
对每一个程序都要划分相应的责任,明确相应的负责人,这样可以明确责任控制的归属。
根据生产程序,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
在每一个程序上都要制定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早发现事故的征兆。
在任何程序上一旦发现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的报告,要及时的排除。
在生产过程中,即使有一些小事故发生,可能是避免不了或者经常发生,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及时排除。当事人即使不能排除,也应该向安全负责人报告,以便找出这些小事故的隐患,及时排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许多企业在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态度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可能成为下一次火灾事故的隐患。长此以往,安全事故总是层出不穷,企业也就总是疲于应付,无法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问题就出在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的忽视上。
现在,“海恩法则”不仅仅用于生产管理中的安全事故发现与防治,还被运用到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中,用来分析企业的各类经营问题。一个企业是否经营得好与它平时的表现还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企业发生亏损甚至倒闭,都能够从企业的经营中发现这些征兆。人们总结出这些征兆主要表现在:
在战略管理上,企业是否进行了盲目的多元化。如果经常看到企业在与主业无关的领域内投资,说明企业有盲目的多元化的倾向,长久来说是会对企业造成危害的,企业经营者这时就应考虑是否应该将资金投到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是否应该收缩经营范围,把精力放在主营业务上;
在资本运营上,如果银行和企业关系出现破裂,说明企业的资金链紧绷,企业的赢利水平下降,或者业务过多,背上了过重的债务;
在集团内部管理上,是否存在太多的关联交易。企业进行关联交易或许有企业的难处,外人也可能不容易发现,但关联交易通常是一条产生财务黑洞的危险路径。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如果员工士气低落,要么说明员工对公司前景担忧;要么说明企业工作环境出现了不利于员工工作的因素。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及时发现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
那么,怎样在安全工作中做到以预防为主呢?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
一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充分准备不仅要熟知工作内容,而且要熟悉工作过程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清楚楚。
二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应变措施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
三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有些微小异常现象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