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法律风险管理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会员须知

86-10-51261126

叶小忠:法律风险水平对公司价值和信用评级有显著影响

2015/11/21 字体: 来源: 作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面我代表课题组对这个报告作一个解读。这个报告是我们每年发布一次,基本上要做8个月的时间,我们是今年3月份起步,从3月到6月主要是数据采集,一共人工搜集5万数据,8月到9月进行数据运算和修正,9到10月撰写报告。
    和以往相比,今年的报告有两个较大变化,第一个就是扩大了分析范围,对上市公司的行业原来只做23个行业的分析,今年我们扩大到全部证监会分类的46个行业,我们把金融业拆分成银行业和证券保险业。第二个我们加大了对法律风险指数价值的深度挖掘,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指数原来本意是考察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的状况,但是通过近十年以来的研究我们发觉这个指数对于整个公司的发展也非常有参考价值。今年加大了对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与投资收益以及企业信用评级分析,有非常好的效果。
    这个报告一共是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去年整个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的总体情况,第二部分介绍了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的排行状况,第三部分从法律风险指数模型的16个指标进行详细解读,第四部分是从行业角度对46个行业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第五部分是对地域分析,有东中西以及31个省市的风险状况,第六部分是附录,关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分析,大家可以看会议材料,想看更细的内容可以跟我们联系。
    总体状况比较稳定 风险分布情况有明显改变
    总的来看,去年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指数从总体情况来看比较稳定,14年跟13年比有非常小幅度下降,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但是上市公司内部的风险分布状况有比较明显的改变,在我们分级中四星级和五星级是法律风险比较安全和安全的公司,这些公司的数量同比增长10.21%,正常的三星级公司增长4.78%,危险和比较危险的公司减少了3.57%,应该讲从整体的看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的分布结构来看还是有比较明显的改变。
    行业法律风险总体稳定 金融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上升幅度较大
    从行业的情况来看,各个行业法律风险的分布状况总体比较稳定,46个行业有23个行业的风险排序变动少于3个位次,16个行业排序变动超过10位。这里面有几个上升比较快变化较大的是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采矿业下降明显,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从13年的37位上升到第9位,主要是境外业务大幅增加,涉外业务公司数量由13年15家增加到14年45家,金融业从13年第40名上升到14年第四名,主要是诉讼次数和涉案资产大幅增加,诉讼次数由13年5719次增加到14年13544次,涉案资产由13年596.36亿增加到14年的931.69亿,这两个行业是法律风险上升比较快的。下降比较快的是房地产业和采矿业,房地产业可能大家觉得比较奇怪,房地产业从去年第6名下降到今年第33名,16个指标有10个指标得分下降,其中最主要的是被追究高管责任的人数由13年10人下降到14年2人,违规次数由13年9次下降到4次,这两个指标变动比较大,采矿业由13年的第3名下降到14年14名,主要原因是关联交易大幅下降,可能也跟这个行业的发展整体状况相关。
    从法律风险高低的实际情况来看,46个行业中住宿和餐饮业和综合类的法律风险指数最高,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业的法律风险指数最低。
    西部地区法律风险指数最高 中部其次 东部地区最低
    地区情况来看,东中西地区法律风险指数梯次增长,应该讲与三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状况比较一致,西部地区法律风险指数最高,中部其次,东部地区最低。从31个省的情况来看去年各省的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水平波动较大,31省市有26个排序发生比较明显变化,其中超过5位的有18省,云南、湖北、河南、吉林和四川法律风险下降明显,表现最好的是湖北,下降了17位。具体到31个省里面其中有几个省的法律风险情况一直是比较高的像宁夏、青海、山西,可以看资料中有11年到去年四年各省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总体情况的比较,这几个省一直比较高,北京一直比较低,另外从趋势来看这几年北方地区的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水平有所上升,南方地区的法律风险是逐渐下降的,起初东部沿海的几个省不是最低的,最低的是典型的中部地区。
    与个股市场表现关联性显著 低法律风险公司投资价值巨大
    下面是几个专题分析。首先,法律风险指数和公司价值,这个指数原来主要是用于考察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的状况,所以关于法律风险跟公司价值的关系,我们原来只有一个理论上的观点,但是通过对上市公司价值表现最直接的股价相关性的分析和对上市公司发债的长期信用评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我们发现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水平和公司的价值表现以及信用评级状况存在着显著的关联性。关于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和公司投资价值的分析已经做了连续十年了,应该讲总体效果都是比较好的,我们用法律风险最低的50家公司编制了一个指数—SNR50指数,跟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指数做比较,今年上半年低法律风险50指数收益率是174.75%,上证50是20.52%,上证中指是42.57%,沪深300是32.9%,中证50是83.98%,13和12年同样呈现出了这些特点。单纯从市场表现来看低法律风险的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明显由于其他公司。
    再有,除了股价绝对收益以外,我们还讨论了收益波动性分析,我们对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和评价股票价格波动性β值的相关性做了分析,可以看到这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法律风险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都会引起上市公司β值的急剧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法律风险的情况,就是蓝色的部分,法律风险高一点β值变化非常大。另外我们也做了法律风险指数和公司分红关联性分析,我们发现法律风险指数低的企业相对于法律风险指数高的企业更可能分红,法律风险高,资产规模小的企业非常倾向于不分红,法律风险评分在50分以上的完全不分红,存在着明显的关联关系。关于ST的情况,我们用法律风险指数和ST的情况做了一个关联分析,可以看到一方面在2015年新被ST公司有二个特点,一是公司资产规模比较小,第二是新被ST公司在14年的法律风险指数总体来看明显高于市场样本总体均值。
    法律风险与上市公司信用评级高度相关 低法律风险上市公司长期债券信用评级较高
    再有就是跟公司长期信用评级的相关性,我们调用了2014和2015年发行公司债上市公司的全部信用评级数据,通过量化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指数对公司债信用评级具有比较好的预判能力,在控制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所处行业、所属地区等固定效益后,我们发现上市公司前一年的法律风险指数与第二年公司债信用评级具有极强相关性,具体来讲就是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其公司债长期信用评级上升1个等级的可能性下降8.76%,就是一个公司法律风险如果增加10个单位,它的信用评级基本上就不太可能就提升一个等级。
    更细一点的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做了一个法律风险指数、公司总资产及信用评级的分析,信用评级高的公司就是颜色红、黄的这部分,基本上是法律风险都在20以下,资产规模比较大;信用评级比较低就是绿色或蓝色部分,法律风险本身指数比较高,资产规模比较小。跟负债率的关系,信用评级比较高的,公司法律风险比较低,负债率高;信用评级比较低的公司,法律风险指数比较高,负债率高。
    法律风险与是否存在绝对控股股东紧密关联 大股东性质直接影响法律风险构成
    第二个专题想介绍一下法律风险指数与公司治理角度的分析,在我们16项指标中有几个指标跟公司治理相关,我们选了两个比较典型的,一个是上市公司中是否存在绝对控股股东,另外就是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性质指标跟公司治理的关系。总体来看,在我们现在这2600多家公司里,一共有497家公司存在着大股东绝对控股的情况,这些公司法律风险指数均值得为23.061,市场整体均值是25.265,应该讲有大股东绝对控股的公司就比市场整体风险低了8.72%,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这个特点其实也反映在一些具体的其他的方面,比如从行业的情况来看,在大股东控股比例低的行业,法律风险总体水平比较高,比如家具制造业、造纸业、纺织业,这些行业竞争激烈,法律风险总体比较高。从股东性质来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控股比例比较高,法律风险水平总体看比较低,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从企业的性质来看,被ST的这些公司里大股东绝对控股比例比较少,但其法律风险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企业。这表明有绝对控股股东的存在,公司内部管控动力增强,法律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个因素,大股东的性质对法律风险的影响,从测评的结果看,股东利益与上市公司利益一致性程度越高,法律风险水平越低。目前2600余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是国有法人1009家,境内法人902家,自然人629家,境外法人88家,最终测评结果是法律风险最高的是一般境内法人,其次是国有法人,再次是境外法人,法律最低的是自然人,不同股东性质跟上市公司的利益一致性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大股东跟上市公司利益一致性程度越高,侵犯上市公司利益的可能性就越小。另外大股东性质也直接影响法律风险的构成要素,我们一共拿16个指标衡量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利益多元化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主要因素是诉讼、高管责任、非标报告,这些都是直接反映法律风险的指标,跟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相关,其他三类主要情况是地域结构、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人数,这些指标其实是由企业长期整体发展的要素决定的。
    上市公司合规运营形势严峻 违规次数、高管责任、诉讼次数大幅上升
    第三个就是法律风险指数与合规经营的关系,我们选了三个有代表的指标,就是违规次数、高管责任和诉讼次数,总体来看去年上市公司这三个指标增长非常厉害,违规次数从13年184次增加到去年的376次,被追究高管责任从207人增加到323,诉讼从7860增长到15876。其中国有法人和境内法人的上市公司违规程度上升相比更为明显,国有法人在违规次数上同比增加248%,被追究高管责任是增加138%,诉讼次数增加215%,境内法人同比违规次数上升208%,高管责任上升262%,诉讼次数上升212%。
    从行业的具体情况来看,违规比例最高的是金融业、住宿餐饮业,被追究高管责任比例最高的是住宿与餐饮业,造纸与制品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诉讼比例最高的是金融业、建筑业和综合业。刚才郭院长讲的信息披露的问题,我们在整理数据的时候发现有个很特殊的现象,比如银行业的诉讼次数一共是13342次,但这里面的发布很不合理,三个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占8393次,民生银行是3183次,浦发银行是1098次,我想可能在信息披露尺度的把握上有非常大的差别,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给我们做行业分析的时候带来很多困惑,因为那些国有大银行的案件一定比他们多。
    开展多元化经营和国际业务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 法律风险持续上升
    最后就是关于法律风险指数和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的关系,我们选了两个指标,一个就是业务指标,就是多元化,第二个就是地域指标,即国际化程度。总的来看,这几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开展多元化业务的程度越来越高,公司数量不断增长,14年在2600家上市公司里有1454家企业开展了多元化经营,比13年有一个大幅增长,这里面也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数据,即如果从大股东性质来看,国有控股股东的多元化程度是最高的,比一般的境内法人、境外法人和自然人都要高,到底这个顺序能够说明什么?比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高的原因是公司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是投资管控不严。具体到行业,多元化比例最高的是金融业、木材加工业。

    再有就是国际化,也一样呈现出这些特点,一是国际化的上市公司不断增长,二是国际化的程度跟股东性质的关系也有很明显的对应关系,在国际化的比例里面,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国际化程度是最低的,这跟我们感觉上不太一样,原来觉得国有公司都是大公司,应该是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实际上比例是最低的,然后是境内法人、自然人、境外法人,怎么去理解这个现象?从具体行业看,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是家具制造业、纺织业、化纤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这是关于报告的一些主要内容,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赛尼尔法律声明 | 研究成果 |

Copyright @2024 北京赛尼尔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004号
电子邮件:snr5151@139.com/peixun@senior-rm.com QQ群:149389907 联系方法:86-10-512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