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法律风险管理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会员须知

86-10-51261126

当前位置: 首页 图书馆

宋泓均:中国家族企业的公司化治理

2009/11/25 字体: 来源: 作者:

家族企业,一般是指有血缘或姻缘关系的人掌握企业相当部分所有权,并直接或间接控制经营权的企业。据统计,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实行家庭式经营的民营企业,约占总数的90%以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家族企业进行了企业改制。到2004年,有限责任公司达到了私营企业注册总数的62.9%。口从形式上看,家族企业的企业制度与治理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企业产权也不再完全集中在企业主个人手中,家族企业的产权制度也随之进行了变更。而调查同时显示,到2003年底,无论是开办私营企业时的实收资本,还是年底的所有者权益,企业主所占份额比例都达到了70%,即家族企业的产权还是集中在企业主个人手中,企业产权的变更与其企业形式的变更并不同步。中国家族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瓶颈和人才瓶颈,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公司化治理的深入变革。

 

背景:公司制的概念

公司制企业简称“公司”,由多元股本组成依据“公司法”组建并靠公司“章程”运作的称为公司制企业。按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制企业分为二种形式:一种是出资人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公司法》中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一、西方家族企业的公司化进程

(一)英国工业化时期的家族制企业

英国工业化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家族企业发展史。在英国18世纪和19世纪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中,几乎所有的制造业企业都是小规模的家族企业,其组织形式是个人业主制或合伙制,血缘关系在这些企业的运营中具有极高的重要性。适应于这种小规模企业,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也是以高度专业化分工为主,控制商品制造和销售的全部环节的制造商为数较少。也许是受欧洲历史上行会制度的传统影响,英国商人们广泛建立了企业间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和分包制度,以作为对产销全流程直接控制的替代。

在工业化早期,英国同样存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不稳定的经济环境中,以家族和友谊关系为基础的合伙企业较易生存和发展。首先,家族关系为小规模企业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地方性信用网络,成为企业吸收资本的重要来源;其次,家族成员和友人也是向企业特别是新企业提供劳动力和市场信息的来源。同时,当时的家族企业大多采取无限责任的方式存在。在信息高度不对称及监管不到位的条件下,无限责任方式是提升企业社会信任资本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以家族为背景的企业,大大加强了企业承担无限责任的可信度。

当时英国的市场结构与企业间合作体制也强化了家族企业的发展趋势。尽管经济持续增长,但英国国内市场比同期的美国国内市场规模要小许多,并且不如美国国内市场繁荣。此外,英国的全国性市场被区域性口味和偏好所分割的程度也更为严重。同时,海外市场对英国企业而言却更为重要。作为一个富有商业传统的国家,英国当时已建成有较完好的批发和零售体系,销售渠道比较通畅。由于每个区域性和海外市场的需求各不相同,英国企业家们面临的是一个事实上被分割的差异化市场,而不是一个大规模的同质化市场。这使英国的制造业者倾向于生产小规模化的差异化产品,而非需要大规模生产的同质产品;良好的销售体系也使得制造业者能够没有必要直接拥有或控制自己的销售渠道。这意味着当时英国的企业通常都定址于一个特定的区域,并承担某一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活动,这些特点都使英国制造业得以保持适宜家族制运营的相对较小的规模。

同时,企业所面临的制度环境也鼓励企业的小规模存在。与美国不同,当时的英国并没有反卡特尔的法律限制,这使英国小企业得以通过简单地加入卡特尔形成联合,获得形同于大企业才能获得的利益,这在事实上保护了英国的小规模工业企业。结果是区域取向的小规模家族企业促进了英国工业化的大部分进程。一直到19世纪中叶,绝大多数英国企业仍是合伙制。直到19世纪80年代之后,合伙制企业才有了显著的衰退。应该说,工业化时期,英国市场的性质、国家的地理特点、法律制度及其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企业的发展,但适应于上述市场环境特征的小规模家族企业及相应的企业间合作却使英国在19世纪成为世界制造业的盟主。在之后的较长时期里,英国企业仍大体保持着家族控制和管理的传统形态。然而,世易时移,到了19世纪末期,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二)美国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变迁历程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实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从而建立起现代公司制企业制度的国家。但在19世纪40年代之前,美国企业基本还是以小规模和个人经营方式为主的家族企业。这种家族式企业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企业股东一般是创业者的家族成员、朋友和关系较深的商业伙伴;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集中于雇主式企业家一人身上。这种治理结构决定了这个时期的美国家族制企业通常也是小规模的非上市企业,家族始终控制着企业的所有权。

但在随后的近100年内,美国家族企业大体实现了由家族制企业制度向现代公司制企业的演变。根据钱德勒的研究,19世纪中期以后,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进步,新能源和运输以及通讯技术的巨大变革,使大规模生产和流通成为可能,从而催生了大型企业。大企业要求资本的密集、经营的长期连续、管理的专业化,这必然促使企业向更为现代化的股份有限公司方向的转变。问题是,技术革命带来的企业制度变迁为何不是首先发生在当时更为发达的英国或其它欧洲大陆国家,而发生在后起之秀的美国呢?有专家认为,这是因为美国有一个其它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国内市场。相比其它国家,美国国内市场规模更大、更富有和更为均一,这促使企业向生产和销售标准化产品的大型化方向发展,从而得以充分发挥符合美国特点的规模经济效应。

技术创新对美国企业产量增加的作用明显高于其它国家,但在当时美国国内存在严重地方垄断的情况下,巨大的产品增量难以用传统形式的手段去销售。面对技术进步和市场挑战,美国工业企业普遍出现了向垂直一体化方向发展的趋向,也就是制造业企业通过前向联合去控制产品销售、通过后向联合控制所需原材料来源。通过垂直一体化,企业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市场恶性竞争带来的不良影响,实现经营的稳定性。伴随垂直一体化同时出现了数家企业联合起来控制产销过程中某些阶段的水平一体化。两种一体化方式,都需要筹集巨额资金来建设工厂、销售网络,仅靠企业的内生积聚显然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资金的筹集,必然要求企业能从社会上广泛吸收资本,这促使企业主不得不超越家族的限制。

随着规模的扩大,竞争的加剧,企业经营的风险也大大增加,经营管理日益成为高度复杂化和专业化的任务,必须雇佣专业管理者来运营企业。在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这一漫长时期,伴随着美国企业规模的扩大是一场根本改变了美国企业制度的“经理革命”。钱德勒认为,市场扩大和技术进步只是现代经理制诞生的一般前提,真正促使现代工商企业形成的力量源泉是一群支薪经理们所进行的开拓性的职业管理协调工作。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形成,最终导致了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随之也带来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所需解决的基本问题,使企业成为现代化科层制企业。这些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存在的大型企业在进入20世纪后成为美国经济活动的主角。

 

(三)日本财阀式家族制企业向法人企业形态的转化

与英、美“自发式”的企业演进道路不同,日本家族制企业向法人企业的演进过程带有强烈的政府主导下的“自为式”色彩。

1.战前家族制财阀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早在日本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前,家族制企业就广泛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时期的明治政府,实行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重商主义政策,大力扩展本国民族工业资本,从而刺激了家族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当时的日本努力效仿西方国家来建立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同时又能有选择地灵活运用已在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思想,对亚当·斯密政府不干预经济活动的自由化主张给予有节制的扬弃。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政府,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近代市场制度和市场体系,形成国内统一的大市场;同时,明治政府还采取相应措施扶助家族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如实施财政倾斜政策、低价转让官营企业等。在政府的积极干预和当时的战时经济体制下,日本的家族企业依靠国家力量,在规模上迅速膨胀,在经营领域上实现多元化,于是在战前出现了一种能在跨行业领域发挥重要影响的寡头式家族企业形态———财阀。这个时期的财阀企业通常以家族合伙制组织形式的公司为中心,通过持有股份控制一些与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银行、贸易公司及制造和矿冶企业等股份公司,这些公司通常还拥有一些规模更小的下游企业。适应于带有强烈国家资本主义色彩的日本经济体制的需要,也由 该内容可能有会员内容,需要登录查看全文,点击这里在顶部登录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赛尼尔法律声明 | 研究成果 |

Copyright @2024 北京赛尼尔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004号
电子邮件:snr5151@139.com/peixun@senior-rm.com QQ群:149389907 联系方法:86-10-51261126